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

|
 • 当前位置:
     自然保护区 Recommend 

Nrchina.org

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作者:nrchina | 发布时间: 2016-02-17 | 14732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系南麓。介于东经99°36'~100°46',北纬36°32'~37°25'之间。其范围包括东自环青海湖东路,南自109国道、西自环湖西路,北自青藏铁路以内的整个青海湖水体、湖中岛屿及湖周沼泽滩涂湿地、草原,总面积为4952平方公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同时又时全国八大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美丽的湖泊。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宝库,是水禽的集中栖息地和繁殖育雏场所,也是极度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成为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研究高原动物食物链、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成为高原生物重要基因库。

   

青海湖湿地主要由鸟岛、鸬鹚岛、沙岛、海心山、三块石等岛屿和水域及环湖沿岸的水域、湖岸、泥滩、沼泽草地以及河口等组成。


地理概貌

  青海湖状似梨形,湖面海拔3193米,东西最长约104公里,南北最宽约62公里,周长约360公里,面积4 200平方公里,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湖水最大深度28.7米,平均深度17.6米。

  青海湖处在高原山间盆地,四周为巍巍的高山所怀抱,南傍青海南山,东靠日月山,西临阿木尼尼库山,北依大通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米至5000米之间。青海湖周围有大小河流40余条,均属内陆封闭水系,青海湖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此,其中主要河流有7条,即布哈河、巴哈乌兰河、沙柳河、哈尔盖河、甘子河、倒淌河及黑马河,一年四季长流不断地注入湖体,其流量约占入湖总径流量的95%。其中以布哈河最大,长约300公里,是青海湖裸鲤(湟鱼)在夏初集中产卵繁殖的主要场所。全区流域年地表经流量为19.3亿立方米,年总输沙量为48.8万吨。由于湖水下降,湖面退缩,青海湖呈现出一大多小,从青海湖出来的子湖有尕海、夏日脑、海晏湾、洱海4个子湖。

   青海湖的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形势,从高山到湖面分别是极高山、高山、山前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在青海湖西部和北部主要发育和分布有河漫滩、三角洲及河流堆积阶地,东北部分布有大面积沙漠化土地,湖周分布有2- 3 级的湖积阶地, 这些阶地一般高出湖面2- 3m ,有的最高达50m , 湖西北部分布这湖蚀基岩阶地。


交通位置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系南麓。介于东经99°36'~100°46',北纬36°32'~37°25'之间。行政区域地跨青海省海南、海北两个藏族自然州的共和、刚察、海晏三县。东有青海湖环湖东路,南邻109国道、西有环湖西路,北邻青藏铁路和315国道,总面积为4952平方公里。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280公里,距海北洲刚察县50公里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青海湖的鸟类资源


青海湖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有鸟类189种,分属14目37科,青海湖地区鸟类种类相对周边其它区域丰富,鸟类种数占青海省鸟类总数的55%,其中候鸟种数占63.6%。

青海湖是水禽栖息地和国际重要湿地,野生水鸟资源丰富,资源地位突出,青海湖位于中亚、东亚两条候鸟迁徙路径的交汇点,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青海湖大面积的湿地,以及丰富的水生动植物为水鸟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栖息场所。每年在青海湖迁徙停留的候鸟有数十万只,青海湖又是中国境内夏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每年在此集中繁殖的棕头鸥、鱼鸥、斑头雁、鸬鹚四种大型水鸟数量在5.8万只以上。青海湖还是水禽的重要越冬地,每有近4500只左右的大天鹅在此越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保护区湿地草甸中繁殖,数量达50余只。


青海湖的迁徙水鸟

青海湖的迁徙鸟类的活动时间可划分为2个时间段,春季迁徙期:3~4月,和秋季迁徙期:9~11月。每年途经青海湖迁徙停留的水鸟达数十万只,种类多达80余种。

(蓑羽鹤)


(灰雁)




(针尾鸭)


青海湖冬候鸟(大天鹅)

冬候鸟是指,冬天在某一地区越冬,而春天迁往繁殖地的鸟,在其越冬的地方就称为该地区的冬候鸟。我们将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停留在青海湖的候鸟定义为冬候鸟。青海湖的冬鸟以大天鹅为主,每年在青海湖越冬的大天鹅数量在4500只左右。

青海湖的冬候鸟主要以大天鹅为主,别外还有一些种类如,斑头雁、渔鸥、普通鸬鹚、棕头鸥、赤麻鸭、绿翅鸭、绿头鸭等这些鸟类与大天鹅混群分布,种群数量较少且每年都有较大的差异和变化。大天鹅在10月至11月迁来青海湖,沿青海湖北岸沙柳河口至泉湾一线分布,栖息地点较为分散。至12月后,天气渐冷青海湖逐渐封冻,局限了大天鹅的越冬区域,此时多集中在泉湾湿地、尕日拉湿地、铁卜加河分布。这些越冬地,泉眼众多,地下水丰富,更不易于发生封冻,有利于鸟类越冬




青海湖的夏候鸟

主要是指在青海湖度过整个繁殖期的繁殖水鸟,这一类水鸟有8种,其物种比例约占青海湖水鸟种类的9%,繁殖期的种群数量近年一直保持在45000只左右,种群数量仅次于迁徙水鸟。在青海湖的停留时间基本上从3月中旬至10月下旬,是青海湖停留时间最长的鸟类。其种群分布和活动范围大多集中于黑马河湿地至沙柳河口沿西北分布的河流、滩地、沼泽以及湖中岛屿、湖岸半岛。

(鱼鸥)


(普通鸬鹚)



(黑颈鹤)



(斑头雁)



青海的鱼类

青海湖保护区有鱼类8种,鱼类资源主要为青海湖裸鲤,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惟一的水生经济动物,处于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核心地位。199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在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政策。至2011年已是第五次对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此次封湖育鱼为期10年至20201231日。并在2003年将青海湖裸鲤列入“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第一批名录”中,2001年来每年坚持向青海湖放流裸鲤原种鱼种,由此使青海湖裸鲤资源呈现缓慢恢复趋势。(青海湖裸鲤)



青海湖兽类

青海湖兽类共计有42种分属5目17科,湖区的兽类种类几乎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啮齿、食肉目、偶蹄目种类为多,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6种,Ⅱ级保护物种有11种。

普氏原羚(别称:滩黄羊,滩原羚)是湖滨沙化草原地带的代表种,属世界级濒危野生动物之一,普氏原羚(别称:滩黄羊,滩原羚)是湖滨沙化草原地带的代表种,属世界级濒危野生动物之一,1872年由俄国自然博物学家尼古拉·普热瓦斯基在青海湖发现,现全世界只在青海湖地区分布有600余只,比大熊猫数量还少得多。

(藏羚羊)


(藏野驴)



(高原兔)



(狼)


(普氏原羚)



青海湖的植物

青海湖区内的自然植被有五大类型(灌丛、草原、荒漠、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以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紧邻湖岸的高寒沼泽化草甸为主,主要优势种群为西北针茅、短花针茅、华扁穗草。

青海湖区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上属泛北极植物区内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的唐古特地区。这是一个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形成的年青植物区系。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物种类较多,其组成包括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菌类、藻类和地衣等植物种类。种子植物共有52科、174属、445种,其中裸子植物仅有3属共6种,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