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始终把大熊猫科研保护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重保护、强科研、促发展、创一流”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的统筹兼顾之路,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与科研水平,切实有效地保护了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攻克了大熊猫繁育领域“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的三大难关。截至2017年,迁地保护大熊猫约270只个体(占世界人工种群数量的近60%),建立了世界上人工种群个体数量最多、遗传结构最合理、最具活力的圈养大熊猫种群,开启大熊猫从圈养向野化放归的新阶段,形成人与自然共存、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开创大熊猫保护事业新局面,成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一面旗帜。同时,中心与众多的国内外合作单位建立联系,与国内35家动物园和30个保护区开展合作,与13个国家的15个动物园和10所大学密切交流。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体为都江堰基地、雅安碧峰峡基地、神树坪基地和核桃坪基地4个基地,各基地均建有独立的实验室和兽医院,总占地面积达到5100平方公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