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

|
 • 当前位置:
     自然保护区 Recommend 

Nrchina.org

森林旅游是实现森林生态产品的最佳途径
来源:本网站 | 作者:nrchina | 发布时间: 2018-05-31 | 2118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本文介绍了森林旅游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森林旅游是林业的生态产品以及生态产品的种类。论述了森旅游这一生态产品品的特点、森旅游的发展前景、森林旅游的发展观。论述了森林旅游是实现森林生态产品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森林旅游  生态产品   生态  森林养生  森林体验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库,发挥着释氧固碳、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清洁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作用。森林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景观资源,在满足人们对生态、经济和文化等需求中,能够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森林旅游就是利用森林的景观资源而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是利用森林资源的一种新兴模式。


1、森林旅游的发展历史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为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森林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产生了森林旅游。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标志着森林旅游的兴起。开发与建立森林公园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森林旅游促进地方经济、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有效途径。


1.1萌芽阶段。

即为1982年以前,这个时期,在森林中观光的主要是林业工作者,因为那个时候经济水平有限,旅游还没有社会化,生活化,所以旅游观光者甚少。只是林业工作者在劳动闲暇之时,赏心悦目,发现森林之美。正是这些美的发现,孕育了森林旅游这个新生的事物。

这个萌芽阶段,也就是林业建设阶段,林业工作者不断实现着“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把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个伟大的理想。


1.2起步阶段。

即为1982年至1990年,这个阶段可定为森林旅游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是森林旅游和森林公园的探索和摸索时期,森林旅游的知识尚在建立时期,社会认知度不高,影响了小,国家森林公园只有十几处。


1.3发展阶段。

即为1991年至2000年,这个阶段可为发展阶段,森林公园数量达到275处。这一阶段,从单一的森林公园发展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植物园等特殊的森林旅游。在发展阶段我国相继出台了部分行业规范或标准,森林旅游建设开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从经营上,提倡坚持保护为主,科学合理开发,搞好规划设计。从游客管理上,正确引导,保护一草一木,保护生态环境。


1.4快速发展阶段。

即为2000年至2012年,这个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森林旅游业取得快速发展。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代表的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达到7000多处。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发展森林旅游的思想上有所提高,强调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人本主义,改变了以往重视物质规划,忽视人本关怀的陋习,处处体现和谐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5森林旅游黄金时代。

即为2012年至现在。这个阶段为森林旅游发展黄金时代,从发展思想和理念上更加成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列为五位一体,林业又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如何发展林业,森林旅游是破解保护和发展的科学做法。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林业和森林旅游发展的总遵循。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超过9000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总数达7181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828处,国家湿地公园836处,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9处,国家沙漠公园60处。国家机构改革,其它部门的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都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这样森林旅游地数量达到10000多家,森林旅游进入黄金时代。


2、森林旅游的发展内涵

森林旅游是一种利用森林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有它的特殊性。就是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它是一种生态旅游。

旅游的开展是在森林生态系统内进行,参观游览对象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同时享受区域内人文和民俗等文化。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森林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旅游的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且森林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旅游森林也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寓教于乐。


3、森林旅游是林业的主要生态产品


3.1生态产品的概念和种类


“生态产品”是相对于从生产角度定义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等而说的,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生态产品的概念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对生态产品的理解存在着不同,关于生态产品的定义也就不同。生态产品的要点是生态,就是对环境、对自然、对人类的生存有益的产品,有自然属性,也有人工产品的属性。

生态产品的种类有包括优美环境、清新空气、清洁水源、无污染的土壤、茂密的森林、宜人气候、和绿色产品等。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生态产品概念在十八大的提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项具体的衡量指标。


3.2森林提供的生态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包括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包括生态上人与自然和谐的平衡发展、生态良好的充分发展。生态产品的生产方式,不能是工业化的手段,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为人们提供生态产品的光荣使命。祖国名山大川的绿色和天南地北的茫茫林海,提供了优美的环境,这些地方天蓝地绿,空气清新,风景秀美,不仅能使人身心愉悦,更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也就为一森林旅游为主的生态产品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这里所指的生态产品,是以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为主要内容,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个产品和服务是环保低碳的、是健康愉悦的、是有益身心的、是未来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这个产品能极大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先后命名了三批中国森林氧吧和两批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体验基地。森林体验,是使加大人与森林亲近、密切的深度。体验方向目前包括接触体验、认知体验、运动体验、休闲体验、生活体验等;森林养生则利用森林优质环境和绿色林产品等优势,开展一系列以改善身体素质及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活动。森林是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是人类最好的“保健医生”,也是最佳的养生之地。 通过有目的的森林体验设计和引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及自然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并自觉培养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情怀。

这些举措促进了森林旅游为主的生态产品的建设,推出一批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基地,森林旅游和医学、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产生了森林旅游新业态。


4、森林旅游是实现生态产品的最佳途径

抓好林业建设,发挥好林业的生态作用,森林旅游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从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森林旅游发展历史表明,森林旅游一是可为林业发展提供活力,二是为林业发展的转型实现华丽的转身,同时森林旅游也是实现林业生态作用的最佳途径。


4.1森林旅游的发展方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森林建设理念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林业建设思想形成。森林的生态作用的重视和提高可以说是由传统转向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使“砍树”变为“看树”。原本单一的森林经营理念更为更为多样化,将森林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抓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积极探索森林旅游与健身运动的结合点,如在林区开展马拉松、徒步穿越、极限运动等。此外,还将大力引导生态露营地和智慧旅游等发展,以更好满足公众对森林旅游的多样化需求。

全域旅游下,森林旅游不再是单一景区的发展形势,而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结合大健康、大众旅游时代背景,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文化、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整合商业、教育、金融等,形成的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区域综合发展结构,是我国森林旅游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创意,也是未来森林旅游综合发展的趋势。


4.2森旅旅游发展的生态观

科学有效利用森林资源还需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遵循自然条件有规划的展开,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推动森林旅游健康发展。充分考量森林环境承载作用,将森林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进而发挥生态作用。森林旅游就是森林生态作用的体现,是森林特有对生态产品。

发展森林旅游必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体会“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体会到人与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生态教育也要使旅游从业人员都认识到环境对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到森林资源和环境是森林旅游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