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china.org
林木茂密、古木参天……走进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龙虹保护区”),仿佛进入了一个鸟语花香、山峦叠翠的桃源仙境。这里常年被一层奶白色的薄雾笼罩着,是熊猫、金丝猴、黑熊、羚牛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都江堰这座城市的生态涵养地和后花园。今年,这里又多了一个称号——全国林业科普基地。
创新方式 科普教育入人心
11月13日,记者从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经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中国林学会9月28日公布了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增补)名单,都江堰市龙虹保护区名列其中,正式成为了国家级科普基地。
龙虹保护区面积3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03平方公里,缓冲区37平方公里,试验区70平方公里,以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铃、珙桐、连香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任务。
龙虹保护区管理局以保护大熊猫为依托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一方面,依托龙池保护站、虹口保护站(瓦子坪宣教中心)、大水沟保护站3个科普场所,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为提高全市市民科学素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熊猫课堂”科普宣传品牌,大力实施“1245”四大工程建设,切实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了熊猫讲师、熊猫志愿者两支团队,做好大熊猫创意产品、文化教材、宣传手册、体验课程四大工程开发,大力开展科普教育进学区、进街区、进景区、进社区、进山区五大系列活动,向市民游客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全力做好大熊猫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截至目前,熊猫讲师、熊猫志愿者团队达到181人,联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开发了全国首本熊猫文化教材《大熊猫家园》,刊印了《神秘的野兽》《多彩的植物》《丰富的景观》等志愿服务读本,研发了熊猫抱枕、熊猫雨伞、熊猫围裙、熊猫书包等18种熊猫创意产品;在都江堰市团结小学、北街小学等学校建立12个志愿者服务基地,向广大中小学生科普熊猫知识;先后6次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四川大学等国际保护组织及大专院校开展自然教育、志愿服务等项目合作。
今年以来,先后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大熊猫——你是我最好的遇见”等19次专题科普活动,受众群众达4000余人次。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中,“熊猫,微微一笑很倾城——熊猫课堂志愿者服务项目”获得四川省银奖。
紧抓契机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据了解,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申报工作由各地申报,各省、区、市林学会及各有关单位审核推荐,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公示,参与申报的科普基地共97个,最终决定命名49家单位为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增补),有效期为2018年~2020年。
本次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申报评分要素共包括:基本条件(10分)、科普条件(30分)、媒体资源(30分)、科普活动(30分),总计100分。龙虹保护区管理局利用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创新开展科普工作和自然教育,科学传播面广,形式多样;同时积极研发熊猫文创产品,社会影响力广泛,掀起了科普活动的热潮,经过系列审核,符合评定命名标准,成功获批。
“生态环境是我们都江堰的名片,向大家科普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知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龙虹保护区管理局宣传教育科许英告诉记者,接下来,该局将以成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为契机,继续做好科普场所建设,开展更多自然教育活动,并与TNC(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四川大学等保护组织和科研院校合作,牵头做好《大熊猫家园》教材推广试点,试点结束后面向国内其它大熊猫保护地推广使用,让更多人关注、知晓并加入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战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Copyright ©2014-2015 版权所有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2750号
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运营: 北京新锐先锋国际文化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13801105669 邮箱:zrbhq@n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