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上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的社区宣教活动室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动物博物馆首任展示馆馆长、中国科协全国哺乳动物首席科普传播专家黄乘明,给听众们带来了一场以《白头叶猴适应喀斯特石山的奥秘与我们的保护工作》为主题的生动讲座,这也是白头叶猴大讲堂的第一讲。
(黄乘明教授在讲课)
开讲后,宣教室内座无虚席。黄乘明研究员一开始,先给大家介绍了世界非人灵长类的分布和中国非人灵长类的种类,接着话锋一转,切入到了我国分布范围最小之一的白头叶猴。清晰的讲课思路和精彩的照片,让听众们都听得非常专注,当黄乘明研究员讲到一些精彩之处时,宣教室内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在讲课中,黄乘明研究员图文并茂的向大家讲述了白头叶猴多胞胎、父子爬跨、小难和小石榴等有趣的小故事。同时,黄教授还特别提到了那些关心白头叶猴、为白头叶猴保护做出贡献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及拍摄大量精美照片的摄影师们,并对他们表示感谢。黄乘明研究员还对白头叶猴保护工作提出针对性措施。
(大讲堂讲课现场)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覃同学告诉记者,他们一行人中,大多是第一次来到白头叶猴保护区,虽然自己在此之前也从网上看过一些有关白头叶猴的信息,但有关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居住地、如何繁殖等问题的详细介绍,还是第一次听到。
讲座结束后,大家在白头叶猴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白头叶猴保护区内观猴。刚下车,记者就听到了那些正在山边观猴的同学们激动的喊道“呀!你们快看,猴子在那儿!”旁边的同学也赶紧拿起手中的相机纷纷拍照。
(共同捐种白头叶猴食源植物)
(观景平台用望远镜观察山上的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