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委员会简介
委员会章程
组织机构
会员单位名录
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活动公告
保护区资讯
大事记
自然保护地
保护管理
科学研究
科普宣教
生态文化
规划建设
交流合作
国际资讯
培训认证
特色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体验
物种保护
专业讲座
视频展播
供求信息
下载专区
中国国家公园及
自然保护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球森林资源 中国增长最多
国家公园
National Park
nrchina.org
全球森林资源 中国增长最多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nrchina
|
发布时间:
2018-01-07
|
610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球森林资源 中国增长最多
林业总产值首破7万亿
制图:蔡华伟
1月4日,记者从在浙江安吉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2017年全国林业产业总值首次突破7万亿元。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业改革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其中,国土绿化稳步推进。5年造林5.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森林质量得到普遍重视,建设和划定国家储备林4766万亩,国家储备林制度初步建立。5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5亿多亩,绿进沙退的趋势进一步巩固。森林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森林城市增加到137个。
林业资源保护全面加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天然林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19.44亿亩天然乔木林得到有效保护,每年减少资源消耗3400万立方米,天然林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全国湿地保护率由43.51%提高到49.03%,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试点,共恢复湿地350万亩,安排退耕还湿76.5万亩。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达2249处,总面积18.9亿亩,占国土面积13.14%。
2017年,我国林业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2:48:20,第三产业比重较2012年提高8个百分点,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国林业主要产业带动5200多万人就业。林业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其中2017年森林旅游业成林业产业最大增长点,年接待游客14亿人次,社会综合产值1.15万亿元。
据介绍,目前林业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大而不强,资源基础不牢,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业产业基础支撑能力较弱;产业聚集度低,创新能力不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综合竞争力较弱等。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未来几年我国将协调推进林业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林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在传统产业方面,改造提升木材培育、加工、林产化工、林业机械等产业。其中,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储备林2.1亿亩,每年新增木材供应能力9500万立方米以上,初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在特色富民产业方面,着力发展林下经济、竹子、木本油料、花卉等产业。
据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国有林场改革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全国确权集体林地面积27.05亿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任务基本完成,集体林业良性发展机制初步形成,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转岗安置,国有林区和林场分别妥善安置富余职工6.94万和7万多人。国有林区每年减少木材产量373.4万立方米,国有林场每年减少森林消耗556万立方米。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集体林业金融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从300亿元增加到818亿元;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覆盖全国,保险面积达20.44亿亩。在国有林区改革方面,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改革方案全部获批准。在国有林场改革方面,3776个国有林场基本完成改革主要任务,其中95%以上定性为公益事业单位。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职工年均工资增长到4.5万元,基本养老医疗实现全覆盖,完成危旧房改造54.4万户。
据介绍,国家林业局将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分两步走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到2025年,使人居环境接近或达到城市水平;到2035年,乡村人居环境达到或优于城市水平,基本建成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
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已启动编制《全国乡村绿化规划(2018—2025年)》和《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从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加快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提升乡村林业发展质量、发展乡村林业产业、传承发展森林文化五个方面着手,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态基础。乡村林木覆盖率力争到2020年达到30%,到2035年达到38%,到本世纪中叶达到43%。(记者 顾仲阳)
上一篇:
2018世界湿地日 ......
下一篇:
【保护区人物】坚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