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扬子鳄放归自然活动,6条人工繁殖的扬子鳄在安徽郎溪县高井庙林区开始野外独立生活。据悉,这是该保护区第14次实施扬子鳄“野放”活动。至此,放归自然的人工繁殖扬子鳄总数达108条。 中新社发 孙四清 摄
中新社安徽宣城5月9日电(吴兰 周应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日举行扬子鳄放归自然活动,6条人工繁殖的扬子鳄在安徽郎溪县高井庙林区正式开始野外独立生活。据悉,这是该保护区第14次实施扬子鳄“野放”活动。至此,放归自然的人工繁殖扬子鳄总数达108条。
扬子鳄是世界上23种鳄类中中国独有的物种,也是最濒危的鳄种之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野生扬子鳄数量在150条左右,种群增长速度缓慢。
为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2000年扬子鳄被列入中国15个野生动植物重点拯救项目之一。自2003年起,该扬子鳄保护区将人工繁殖的扬子鳄放归自然。
截至目前,这些重回大自然的扬子鳄均已适应当地生活环境,并开始繁育后代,累计产卵12窝、共210枚,自然孵出幼鳄106条,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初见成效。
据悉,此次放归的6条扬子鳄是从保护区1.5万余条人工种群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按“一夫两妻”的比例搭配(2公4母),每条鳄均注射电子芯片,进行身份识别,精准定位;同时抽取血样,测定DNA,建立基因档案,以便后续科研跟踪监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