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china.org
滔滔黄河,西出高原,越千山,纳百川,飞波走澜,一路雄风,来到山西吉县壶口瀑布地段,紧紧围绕着一座神气的大山——人祖山。
人祖山又名风山、庖山、吉山、平山、壶口山。属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人祖山自然保护区经营范围,主峰海拔1742.4米,是一座挺拔雄伟的名山。
此山最早记载见于《史记》,说它在狄城或翟城,晋文公避骊姬之难时在这里住过五六年,郦道元写《水经注》时说它叫风山。因为传说中这里是伏羲和女娲出生和生活的地方,而其中的女娲氏是风姓人,随着人类的发展,伏羲女娲传说而产生了“人根之祖在吉州”的说法,此山逐渐以人祖山而出名。
而更为重要的是人祖山下柿子滩遗址的发现,使得“人祖山”这一华夏大地唯一以“人祖”命名的大山名至实归。
“人根之祖,出在吉州”,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于山西晋南地区。近些年,这些传说被前往吉县的考古专家不断地改写为真实的历史,女娲岩画、伏羲岩画、柿子滩古人类遗址群……全国唯一拥有的真凭实据,让人祖山是伏羲女娲故居之地的说服力不断加强。
人祖山下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目前距今2万至1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
柿子滩遗址位于山西省吉县东城乡西村,该遗址是中国目前距今2万至1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柿子滩遗址群田野资料的石制品组合特征呈现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部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
2000至2001年,在15公里的范围内新发现25处旧石器地点以及一个中心遗址区,组成了柿子滩遗址群。2001年至今进行了连续发掘,新发现10余处人类用火遗迹,上万件石制品动物化石、石磨盘、石磨棒和蚌质穿孔装饰品。这是中国目前发现距今2-1万年前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
遗址文化遗物有石制品和岩画两部分。石制品大部分以石英岩为原料,器形有削状器、尖状器、锥钻、石锯、琢背石片等。岩画发现于遗址西北侧石崖南端“岩棚”下,这两方岩画虽因年深日久风化严重,但赤铁矿的赭红色及所绘形象,尚能依稀可见。
柿子滩遗址是以典型细石器为主体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其文化层的石制品虽然分为细石器和石片石器两类,它具有中国西部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而且可以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作对比;其次它还是具有可靠年代证据的典型细石器文化,成熟的细石器工艺和技术是探索中国北方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珍贵资料。柿子滩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遗址。
尤其让人惊喜的是,在这里还发现了两处以赭红赤铁矿绘制的、表现当时(相当于女娲伏羲时代)人们精神生活与信仰崇拜的岩画。这些看似稚气然而却形态生动、技法简练的作品,是人类最早的绘画遗迹之一。它反映了人类在物质生活中寄寓的精神追求。
人祖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小气候孕育繁衍着众多的生物物种,形成了复杂而又相对稳定动植物群落,呈南北过渡、东西渗透的显著特点,加之古老的地质历史演变,奉献给人们的是气温适宜,相对湿度大,富含负氧离子,清新幽静的天然氧吧和一个古老丰茂、结构多变、和谐有序的植物王国。进入人祖山,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山上是一望无际的天然林,春日百花盛开,清香扑鼻;夏季林荫蔽日,清凉透心;秋季野果累累,冬日银装素裹。林中树木高低错落,遮天蔽日。走在林间小道,头上是红的、黄的、绿的各色树叶编织的彩色巨伞,脚下是圆的、长的、不规则的各种落叶铺就的松软毡毯,空气中弥漫的是大森林特有的清香气味间或有蘑菇、木耳、木灵芝等山间奇珍触碰到你的脚尖,带给你一份惊奇和喜悦。真是进入了“小路林间隐,人在画中行”的人间仙境。
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脉南麓,黄河中游东岸的临汾市吉县西北部。北起吉县与大宁县交界,东在209国道以西与屯里镇、车城乡相连,南以吉壶、管文公路为界与吉昌镇和山西管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邻,西隔文城乡与黄河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3′20″—110°43′01″,北纬36°10′02″—36°19′30″。东西宽约15㎞,南北长约18㎞,区境轮廓近似圆形。海拔779—1742.4m,人祖山主峰为最高峰。辖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9℃,极端高温39.8℃,极端低温-23.8℃。年均降水量540mm。
总面积16404.4hm2,其中林业用地15858.1hm2,占96.67%;非林业用地546.3hm2,占3.33%。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4697.4hm2,占92.68%;疏林地84.5hm2,占0.53%;灌木林地693.4hm2,占4.37%;未成林造林地102 hm2,占0.65%;宜林地280.8hm2,占1.77%。区划为三个区:核心区7991.28hm2,占48.71%;缓冲区3174.34hm2,占19.35%;实验区5238.78hm2,占31.94%。森林覆盖率89.59%,总蓄积量47.94万m3。主要树种为油松、辽东栎、山杨、白桦、白皮松及侧柏等。区内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植物94科约230属400余种;有陆生野生动物19目52科132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褐马鸡、原麝等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属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褐马鸡、原麝及森林生态系统。
辖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伏羲女娲人文始祖传说及众多庙宇,有艰苦卓绝的抗战工事遗迹,有一望无际的天然森林资源,集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于一体,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生态文化特色鲜明,又可依托壶口、克难坡等旅游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坚持 “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经过3年多前期工作,2014年1月1日与开发商签订了合作开发经营协议,2015年7月27日部分景区开门运营。开发生态旅游,将会大大提高人祖山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开展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促进民众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促进保护区科学、健康、快速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对于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共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就业致富,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14-2015 版权所有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2750号
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运营: 北京新锐先锋国际文化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13801105669 邮箱:zrbhq@n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