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china.org

|
|
此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和国际动物学会联合主办,为期2天,内容包括3个大会报告及19个专题,涵盖草原动物、灵长类、两栖爬行类、鱼类、鸟类、兽类、猫科、熊类等众多领域,共有224个口头报告,51份墙报,282篇会议摘要,堪称一场围绕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的多学科交叉学术盛宴。
在特邀报告环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光以《为什么长江江豚是一个独立物种?》为题,分享其团队通过研究为长江江豚发表“独立宣言”的故事,也展现科学研究对物种保护的积极作用。
“一直以来,长江江豚与东亚江豚一直被学术界认作是窄脊江豚的两个亚种。我们通过大样本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长江江豚与海洋江豚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支撑长江江豚是独立物种的判断。”杨光介绍称,目前,长江江豚的数量仅约1000头,种群衰退趋势非常明显。长江江豚的“独立”,也有利于提升其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李德铢认为,当前,全球正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人类活动系最大影响。对此,学术界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科学家应从最起码的物种编目,及基因编辑等领域入手,维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尹峰呼吁,科学家除了关注明星物种,还应将研究的目光扩至更广领域;同时,要敢于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发声;坚持野生动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完)
Copyright ©2014-2015 版权所有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2750号
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运营: 北京新锐先锋国际文化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13801105669 邮箱:zrbhq@n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