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china.org
看着眼前的一切,牧民尖措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尖措说,没想到两年前的一次尝试,居然尝到甜头了。2011年6月,尖措从山东济南学艺回来后,开始达协塘牧民创业的第一步。伴着隆隆的机器声,当第一块机器雕刻的石经板呈现在大伙儿眼前时,轰动了移民新区。
在甘德县三江源项目的扶持下,目前,达协塘移民石艺加工厂有16台雕刻机,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然而,达协塘移民社区的牧民并不满足于现状,在尖措的带领下,积极走多元化产业路子。尖措说,达协塘移民社区已有了砖厂、石艺加工厂和藏式服装厂,他们将着手开一家藏香加工厂,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生产中来。
自从实施禁牧减畜后,我省将增加搬迁牧民收入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重要实施项目,培育了一批石刻、雕塑、绘画、民族服装加工等体现民族特色、贴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培训项目。如今,一系列强牧、惠牧、富民政策的实施,使农牧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收入呈现多样化,有力增进了藏区各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江源国家公园值得期待
“以前三江源一期、二期项目实施,名称为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这次提出在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叫法上看,三江源不仅是青海的三江源,它已经成为中国的三江源。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说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不再单纯是青海的事情,已经成为全国的事情。”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办公室主任名嘉说,在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三江源一期、二期保护工程之后,出台的又一项针对青海三江源地区的举措,凝结了全体国人的心血,对今后三江源地区的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名嘉说,过去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单纯是生态保护,现在逐步改变三江源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的新的平台。国家公园体制的试点,是今后中国生态安全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三江源走出青海、走向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牧民才让家以前住澜沧江源头的扎曲河畔,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战略,才让一家搬迁到了杂多县城居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才让在县城有了新房,他自己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今年夏天,才让抽身到曾经放牧生活过的草原,眼前的喜人变化,让他乐开怀。
“草长高了,水清澈了,往日的黑土滩越来越少了。”才让感叹,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使草原有了休养的机会,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当12月9日《新闻联播》节目播出国家将在我省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消息后,兴奋不已。才让说,国家公园的建设,对今后家乡的草原来说,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Copyright ©2014-2015 版权所有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2750号
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运营: 北京新锐先锋国际文化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13801105669 邮箱:zrbhq@n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