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勇建议,做一个监测预警系统计划,多种方式综合使用,红外相机固定在某些地段“站岗放哨”,无人机则是移动的跟踪监测,加上护林员和监测员的地面跟踪,适时报告大象的位置,人防和技防共同参与,效果会好很多。
环境DNA监测生物多样性、AI技术自动识别图像……
技术开启更多可能(延伸阅读)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研究员杨晓君向记者介绍,以前做生物多样性调查,对鸟类和两栖类有时需要靠人去听,通过经验来鉴定种类。近年来,有科学家正在试验一种新的技术,直接用录音机录制声音,然后通过对不同地区声音信息的多少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和分析,同时也在试图通过录音识别物种。通过资料汇总分析,可以协助鉴定很多物种,了解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
环境DNA监测技术也在探索中。例如鱼类和两栖动物,它们在水里活动时,身体上的脱落物都会有DNA,通过分析水体中的DNA多少就可以比较各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对特定的物种DNA进行检测则可以了解水体中是否有该物种。
目前红外相机拍摄的图像还主要依靠人去识别,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研究开始应用AI技术对图像进行自动识别,有一些企业在开发相关软件。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1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