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china.org
“自然保护区”竟成了“采矿区”!
近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一则通报:
督察组对湖南衡阳常宁市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探矿权和采矿权清理工作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当地政府以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代替整改,刻意将多个矿山划到保护区之外,为矿产开发“量身打造”方案,保护区矿山野蛮开发,生态破坏严重,性质十分恶劣。
为给违规采矿“开道”,当地政府可谓煞费苦心。三番五次向上级申请调整保护区范围,屡次被拒仍不泄气,甚至无视上级批示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组整改意见,故意上报各种虚假材料,以求方案通过审批。如此费尽心思“抗命”,与中央督察组唱对台戏,实在让人震惊。
回顾以往,在诸多环保案例中,地方政府欺上瞒下、敷衍整改,其实并不鲜见。明明是条臭水沟,广东清远市却敢上报“清澈见底,鱼类成群”;明明企业仍在非法采砂,河南鲁山县的执法人员却视而不见,强行回应以“平整河床”……
如果说,在以往案例中,地方政府只是扮演“睁眼瞎”,缩手缩脚、姑息养奸,那么这一次,湖南常宁则将某些地方“主动积极充当保护伞”的恶劣行径暴露无遗。
公权力为何甘愿为违规企业“保驾护航”,甚至“开山铺路”?除却可能存在的利益勾连,恐怕也逃不开错误政绩观的驱使。
在这一点上,当地政府倒并不避讳。2017年9月,常宁市政府以文件形式向省林业厅请示:“根据已探获中型锡矿床的结果,发现该矿区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根据该探矿权人的强烈要求,我市建议此探矿权部分勘查区与大义山自然保护区发生重叠部分调出大义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范围。”
明明是打着“发展”旗号搞污染,说起来何以如此振振有词。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思想仍旧很有市场,时不时便浮出水面。据报道,自2017年9月起,某省份一些医药企业环境问题突出,可面对中央环保督察重点督办,一直拒不整改。非但如此,在经信委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还多次将医药行业增加值下降归结为“受环境保护督察影响”,大言不惭地“甩锅”。
如此种种无不提醒我们,虽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渐深入,但很多地方在落实层面尚未真正完全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些人时不时就高喊出“环保影响百姓就业增收”,理直气壮强调“开发潜力”。殊不知,此种思想不过是在打小算盘、算眼前账。其中或许考虑了位子、票子、面子等,却也丢掉了长远发展的大局、忘掉了群众对于青山绿水的企盼。
Copyright ©2014-2015 版权所有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2750号
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运营: 北京新锐先锋国际文化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13801105669 邮箱:zrbhq@n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