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

|
 •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News

Nrchina.org

300万吨含砷氰化尾渣露天堆存,近2.7万公顷自然保护区土地被圈入旅游开发,贵州多地环保敷衍整改遭通报
来源:今日头条 | 作者:李彪 | 发布时间: 2019-05-13 | 2465 次浏览 | 分享到:
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编辑:陈旭
5月10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贵州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
督察指出,贵州省高度重视此次“回头看”工作,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推动解决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但一些地区和部门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整改任务进展滞后等情况,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和假装整改等问题。
专项督察发现,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开发问题突出。如道真县违规将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990公顷土地纳入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范围;此外,多家黄磷企业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长期违法生产,偷排废水,尾气直排环境;有河流断面水质由2017年的Ⅲ类恶化至2018年的劣Ⅴ类,总磷浓度大幅上升。
300万吨含砷氰化尾渣露天堆存,近2.7万公顷自然保护区土地被圈入旅游开发,贵州多地环保敷衍整改遭通报
300万吨含砷氰化尾渣露天堆存,近2.7万公顷自然保护区土地被圈入旅游开发,贵州多地环保敷衍整改遭通报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遵义市开展群众信访投诉问题整改情况现场核查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2018年11月4日至12月4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贵州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针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问题统筹安排专项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19年5月10日向贵州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
督察指出,截至2019年3月,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举报问题已基本办结,其中责令整改1200家;立案处罚373家,罚款2613万元;立案侦查22件,拘留14人;约谈170人,问责111人。
但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和部门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整改任务进展滞后等情况,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和假装整改等问题。
其中,一些地方检查考核流于形式,黔南州瓮安县2017年因连续3个月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被原省环保厅约谈,但当年环保考核依然被评为优秀;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群众举报的生态环境问题没有认真查、切实改,以致群众反复投诉。
比如针对第一轮督察投诉30余次的盘州市威箐焦化厂污染扰民问题,盘州市整改工作不深入、不到位,得过且过,群众投诉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反映十分强烈。
督察指出,六盘水市及六枝特区党委、政府对生活污水长期直排问题重视不够,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该市六枝河上易黑断面水质由2017年的Ⅲ类恶化至2018年的劣Ⅴ类,总磷浓度大幅上升。贵阳市开阳县青利天盟、川东化工、黔能天和、国华天鑫等黄磷企业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长期违法生产,偷排废水,黄磷尾气以“点天灯”方式直排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