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china.org
![]() |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内的湿地。 |
![]() |
保护区内的黑颈鹤。 |
![]() |
袁嵘(右)和同事在给鸟投食。 |
核心阅读
“飞得那么嚣张,一看就是斑头雁;屁股一扭一扭的,是骨顶鸡;一头扎水里的是鱼鹰。当然,最优雅的还要属黑颈鹤。”在保护区工作多年,袁嵘已经熟悉鸟儿们的习性。
巡护、救助、投喂、宣教……在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袁嵘和她年轻的同事们守护着这里的3万多只鸟。
3月底,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送走了今年最后一批越冬黑颈鹤。清晨雾霭中,一群人却依然在念湖的湖心鸟岛忙碌。其中,一位穿冲锋衣的姑娘格外显眼,犁地、施肥,农活做得十分娴熟。她叫袁嵘,是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
出生于1986年的袁嵘,年纪虽不大,却已是保护区的“老人”。
7个人,多的时候要保护3万只鸟
“又平安度过一冬!”趁着伸腰歇一歇的工夫,袁嵘跟记者聊起了保护区的鸟,“飞得那么嚣张,一看就是斑头雁;屁股一扭一扭的,是骨顶鸡;一头扎水里的是鱼鹰。当然,最优雅的还要属黑颈鹤。”
“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因为天暖,有“心急”的黑颈鹤提前走了近半个月,不过袁嵘依然不敢放松警惕。“保护区是为黑颈鹤设立的,但保护的可不止黑颈鹤,现在保护区内少说还有1万多只候鸟。”袁嵘介绍,经过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0多年的努力,保护区内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趋势,主要保护对象黑颈鹤数量稳中有升,从保护之初1986年的21只发展到了目前的800多只。灰鹤占全省重要湿地灰鹤数量的78%,斑头雁、赤麻鸭也都占到全省这两种鸟类的一半以上。
令人惊讶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护这3万多只鸟的只有7名工作人员,其中6位都是女性。而人均巡护面积达1800余公顷,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3万只鸟的背后,是整个保护区生态的改善。袁嵘说:“5000多亩湿地、3000多亩草地,水滨的水生植物和湖心的鸟岛,为黑颈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在保护区周边,曾经被随意丢弃排放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如今也被统一收集处理。
Copyright ©2014-2015 版权所有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2750号
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运营: 北京新锐先锋国际文化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13801105669 邮箱:zrbhq@n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