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

|
 •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News

Nrchina.org

自然保护区遥感报告:三亚珊瑚礁核心区4处旅游设施疑似扩大
来源:环球网 百家号 | 作者:nrchina | 发布时间: 2018-12-08 | 327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环境部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报告》,其中披露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141处新增或规模扩大的采石场、工矿用地、旅游设施等疑似问题点位信息。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报告发现,其中安徽扬子鳄和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为突出,前者有7处位于核心区的工矿用地存在规模扩大现象,后者有4处位于核心区存在疑似旅游设施规模扩大现象。

安徽扬子鳄保护区在今年10月因核心区违法违规建设而受到广泛关注。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保护区在2017年12月被中央环保督察通报存在多项违法违规建设、管护不力等问题。

12月5日下午,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说,目前暂未收到上述遥感监测报告信息,接报后将按要求去现场复查并形成报告。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此前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的问题已进行整改,目前保护区边界不清、位于陆上的保护区实验区中存在房产项目遗留问题等颇为棘手,此外,该保护区正申请调整保护区面积,形成调查报告后将上报审批。

根据环境部通知,各省级环境厅将组织地方政府和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开展实地核查工作,并对核实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处理,环境部将对核查整改处理情况进行强化监督。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保护区曾被中央环保督察通报

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保护区成立于1990年9月,在前述卫星遥感监测报告中,该保护区有4处位于核心区的旅游设施点位存在疑似规模扩大迹象,占地面积分别为3.42、2.69、0.31和0.09公顷。

按照1994年开始实施的《自然保护区条例》,保护区内部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研活动,而最外围的实验区则可开展旅游参观、繁殖珍稀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12月5日下午,该保护区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说,目前暂未收到环境部刚刚发布的卫星遥感监测报告,一旦收到报告,将按规定赴现场开展核查并形成报告。

2017年12月23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海南反馈督察意见时指出了该保护区存在的多处问题。

其中“三亚市政府2012年至2015年多次干预相关部门正常执法活动,导致位于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海岸带200米范围内的小洲岛度假酒店项目持续违法建设。2016年还授意相关部门为该违法项目补办手续,直至督察进驻期间才慑于压力撤销有关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