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

|
 •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News

Nrchina.org

环境时评 | 打着保护江豚名义缩减保护区,该有人为此担责
来源:新京报 | 作者: 记者:于平 | 发布时间: 2018-11-29 | 1912 次浏览 | 分享到:

生态保护需要的是“走心”而非“违心”。

▲安庆沙漠洲港埠码头的一个泊位正在被拆除。新京报记者 王文秋 摄

据新京报报道,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一份“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不断瘦身,‘水中大熊猫’生境堪忧”的通报中,直指安庆江豚自然保护区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一年半之内三度瘦身缩水违规调整,为安庆本地经济发展“让路”,保护区内存有大量违规项目,江豚栖息地被不断蚕食。

随通报而来的是疾风骤雨式的整改拆违。安庆市委书记魏晓明11月14日市委常委会议上表态“照单全收、即知即改”,对通报中提到的码头、加油站、排污口开始拆除、封停。安庆市环保局局长姜奎堂表示,此事的根源在于2007年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设立时“无规划,无审批,无认证”,明显“不严谨、不科学、不规范”。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具有难以估量的物种和生态价值。但由于栖息地的丧失,水污染的加剧,尤其是捕鱼和航运业发展,近几十年来,长江江豚数量呈快速减少之势,根据2017年的考察统计,我国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

说起江豚,不能不想起和恐龙一样古老的物种——白鳍豚。上世纪五十年代,白鳍豚还在长江流域到处出没,“存量”数以万计。但1999年科学家再进行调查时,发现长江只遗下13条白鳍豚。2007年,白鳍豚正式宣告绝种。

为了避免江豚重蹈白鳍豚式的厄运,我国此后加大了对江豚的保护。2007年也就是白鳍豚宣告灭绝的那一年,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成立。应当说,这个保护区设立的力度非常之大,整个保护区覆盖安庆市域长江干流,全长243公里,总面积806平方公里。

保护区广袤的水域,当然有利于江豚这种大型动物的活动和繁育,但也带来了问题——当地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安庆长江段全部划到了保护区,意味着长江沿岸营建码头、建设工厂等各种开发活动都受到严格管制。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当地就开始打起了保护区的主意,不断压缩保护区的范围,充满讽刺的是,这样的压缩,居然打的是“加强江豚救护与执法管理”的旗号。

显然,在江豚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安庆有关方面选择了后者。其结果是,那些濒危的江豚,失去了觅食活动场所,面对恶化的水生环境和人类活动,其境遇变得更加危险。这难免让人疑惑:经济发展真的就那么重要,可以把一个物种推到灭亡的境地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