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清理保护区驯养中心的水箱,维护海龟生活环境的整洁。
五一假期,惠州市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十分火爆,高峰期车龙排了10公里长。人山车海中,有一片静土——位于度假区最南端大星山南麓的海龟湾沙滩。这片沙滩长1.5公里,形似月牙,水清沙幼,人迹罕至。
这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我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上最后一张海龟“产床”。海龟对出生地高度忠诚,有神奇的导航能力,成年后会洄游数千公里,漂洋过海,回家产卵。
小海湾折射大生态。保护区设立34年,海龟湾发生巨变:保护范围从4平方公里扩大到700多平方公里;民众从个别偷捕、围堵抵触到积极保护、吃“生态饭”;保护工作从“守株待兔”人工孵化到“科技突围”人工繁殖……累计保护海龟卵8.3万个,放流海龟6万多只,多次获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嘉奖,成为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张生态名片。
5月23日是世界海龟日,南方日报记者提前到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蹲点采访,记录这里的守望与变迁。
先行的自觉
唯一的国家级海龟保护区为什么在惠东?
夏夜的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海浪轻轻冲刷着沙滩。不开手电筒,不说话,在保护区工作了30年的林日锦又开始安静地巡护海龟湾。
巡护始于1985年。那年3月,广东在惠东县海龟湾建立保护区。“省里给了2500元,站长1个人带着4名村民,搭个帐篷就开始守护海龟。”保护区退休干部杨振扣回忆。
为什么是海龟湾?这要从一则传说说起。
海龟湾位于广东大亚湾与红海湾交界处,三面环山,环境幽静,食物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海龟栖息繁殖的良地。大澳村紧挨着海龟湾,至今流传着祖辈关于海龟报恩的故事。据传说,有好心人花钱买下渔民捕获的海龟放生。后来,他坐船时不慎落海,海龟赶来驼他上岸,报答恩情。因此,多数村民认为海龟有灵性、通人情,不能杀。
自然条件优异、人为伤害较少,海龟湾成了海龟的安乐窝。77岁的大澳村老村长宋友珠说,在他幼时,上岸产卵的海龟很多,窝在洁白的沙滩上,就像一块块岩石。一些顽皮的孩子们在上面跳来跳去,欢声不断。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经济起飞。广东为什么会先行一步,率先设立海龟保护区?为了寻找答案,记者辗转找到了保护区首任站长张晓荣。
原来,当时国内外呼吁保护海龟的声音越来越强。由于人类杀戮、渔业误捕、海洋污染等原因,2.5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的海龟急剧减少,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