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

|
 •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News

Nrchina.org

【保护区人物】坚守可可西里 保护人间净土
来源: | 作者:董得红 | 发布时间: 2018-01-05 | 8861 次浏览 | 分享到:




调整思路,迈上科学保护之路

        布周来到可可西里时,自然保护区已成立十六年。经过多年的巡护和打击非法盗猎盗采活动,大规模盗猎的枪声已经远去,非法盗采盗挖的现象也得到初步遏制,摆在布周面前的任务是将保护区的中心工作从单纯的藏羚羊保护,向荒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数字化保护的考察、研究、保护与管理转移。

       摸清家底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布周积极与国家科研院校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保护区经常对外宣称称: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一般生物多样性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就可可西里而言,大部分人只知道这里是藏羚羊、野牦牛、雪豹、藏野驴、藏原羚、棕熊等珍稀濒危物种的家园,而不知道那里还有许多其它草原上看不到的植物。由于特殊的高寒缺氧环境,造就了独特的野生植物群落。队员们巡山时走在夏日和秋日的草原上,看到许多紧贴在地面的草开着艳丽的花,却都叫不出名字。海拔越高的地方,植物生长越艰难,越艰难的地方生长的植物生命力越顽强。队员们多想把这些天天伴随藏羚羊、伴随巡山队员的低矮而顽强的花草宣传出去,让世人知道长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的花草,可没人知道它们的中文名,因是无人区,有些花草连藏语名字都没有。布周盼望着能够有机会开展一次全面的资源调查,摸清家底。




       机会终于来了。2014年11月,可可西里正式启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作为申遗的基础工作,2015年5月,保护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资源调查工作启动。这次调查对保护区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地理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源的存量及分布状况进行核查和全面评估,为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也为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资源调查队伍由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组成。

       搞好后勤保障工作,鼎力支持资源调查工作是全面查清家底的保证。5月8日,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启动,布周提前安排做好详细的后勤保障方案,派出13名富有经验的业务骨干,在为期20天、行程近3000公里的资源调查路途中,面对风雪天气、严重陷车、高寒缺氧等困难,工作人员靠信念和毅力的支撑,竭尽全力克服种种困难,为资源调查提供安全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了科考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