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

|
 •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News

Nrchina.org

走进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记者 郎国华 郑佳欣 黄进 李赫 等 | 发布时间: 2019-05-14 | 50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山路寂静,黄剑华乐在其中。“我喜欢这片绿水青山,能为保护好它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很值得。”黄剑华说。

  走进大山深处,一群年轻的科研团队和年轻的护林员,共同坚守着这片绿水青山。

  这群相向同行的年轻人,有时会在巡山路上偶遇。伍国仪说,彼此打个招呼后继续向前,心里倍感踏实,“一路上并不孤单”。

  坚持创新

  一套科学机制,筑牢生态屏障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行至半山腰,雨水骤降,南岭多变的天气让人猝不及防。“这是常见的‘小气候’,雨很快就会停。”杨昌腾熟悉山里的气候变化。

  然而,仅仅凭借经验,满足不了当下的管护要求。

  扎根山里的年轻人,为这座千百年来屹立的大山,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四年前,南岭保护区管理局将分散在各个管理处的技术人员集中起来,组建科研团队,提高保护区自主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并且决定选择鸟类和蝴蝶作为对象进行监测。“我们要通过监测来发现问题,用数据来支撑我们的管护。”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朝阳说。

  1981年出生的杨昌腾接过重任,成为科研团队的领队。2004年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后,杨昌腾来到南岭。他曾跟随华南植物园和南岭保护区组成的团队,无数次进入南岭腹地。

  有一次,杨昌腾到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学习,见识到了该所白鹇野放科学规范的操作。“原本以为动物野放只要将它放归大自然就行,没想还有那么多科学道道。只有科学研究做支撑,才能更好地管护。”

  这次学习让杨昌腾深受启发。他决定把科研宣教工作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并把这种理念带到南岭,为保护区注入了科学的元素。

  更科学的机制,更先进的技术,正在筑牢广东的生态屏障。

  “86万亩,仅靠人工管护肯定管不过来。”张朝阳告诉记者,保护区引进了先进的网格化智能巡护系统,对保护区实行网格化的管理。

  整个保护区设计被成35个网格,187条巡护路线,226个打卡点。每个护林员都有一台巡护的手机,每次巡护都有详细的记录。“现在,我们做到了区内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张朝阳说。

  “广东生物宝库”的“家底”,在监测中越摸越清。多年监测下来,保护区科研团队收获颇丰,发现和记录了不少珍稀物种。

  “濒危物种莽山原矛头蝮、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脚渔鸮……”说起这些年的发现,杨昌腾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