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

|
 •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News

Nrchina.org

邂逅作家张抗抗
来源: | 作者: 董得红 | 发布时间: 2017-02-05 | 1076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天是2016年冬至。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云南大厦举办,有来自全国的170多位代表参会。会议开始,我随主持人的介绍望着主席台的领导,突然“张抗抗”的桌签出现在主席台。当我纳闷这个“张抗抗”是否就是那个著名作家时,主持人的介绍证明坐在主席台的就是著名作家、全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

张抗抗这个名字存在记忆中已有30多年了。那是1983年,我从林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在黄南州麦秀林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从4月底进入林区,一直到中秋节过后才收队回西宁。像地质队员一样,我们分组驻扎在布满森林的各大沟系里,住着帐篷点着蜡,捡拾林中的枯枝做饭,每天早晨吃过早饭,一辆由南京嘎斯改装的森林勘探车把我们送到森林深处,我们背着地质包,扛着花杆、罗盘仪,包里背着皮尺、生长锥等工具,还有2个作为午饭的馒头走进森林,直到太阳快落山时才从森林中走出。我们走进森林时,司机一个人在车里等待一天,那时汽车里还没有音响设备,为打发一天漫长而寂寞的日子,司机们只能看小说。

下雨天是我们的休息日。立夏不久的一个后半夜,一阵雷声把我从帐篷里惊醒,接着噼噼啪啪的雨点就在头顶的帆布上砸下来,那雨点沉重地砸在帆布上后,雨丝透过帆布落在我的脸上,冰凉冰凉的。用被子捂住脸,在雷声和雨声中重新进入梦乡。早晨醒来,雷声听不见了,雨点依然在敲打帐篷。听着雨打帐篷的声音,知道今天老天给我们放假了。香香地睡个懒觉。从小喜欢文学的我,便从司机手里借书看。那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文学处于复苏期,文学书籍很少,特别是对于林区来说,文学书籍更加稀少,出来时带来的几本旧《收获》、《十月》和《辽宁青年》早就看完了。司机看的书他被别人借去收拾得很紧。那天下雨后许多人聚在一块打扑克,我乘机从司机手里把一本《1977—1980年全国获奖中篇小说集》借过来如饥似渴的读起来。小说集由中国作家协会编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集由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巴金作序。第一页是获奖作者和领导的合影,文学界的领导有周扬、丁玲、冯牧等。透过照片,第一次看到了许多曾在中学课本上学过和《收获》、《十月》等全国有名的杂志中读过的文章的作家。许多作家的小说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一直以来被他们文章和电影感人的情节深深感动着,却从未见过这些作家的照片。熟悉的作家有《人生》的作者路遥,《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青春万岁》的作者王蒙,还有在大学语文中学过的《人到中年》的作者谌容。读过文章或听过评书而记住作者名字的还有从维熙、冯翼才、刘绍棠和蒋子龙。文集中还有几个作者的名字较生疏。这几年上学期间学课繁忙,很少有时间看小说,熟悉的几位作家大部都是在课本上学过他们的文章,有些课文还要背诵,作者的名字自然记下了。再就是中午在饭堂打饭时排队和吃饭时听收音机里听长篇小说联播或评书,每天都要听到作者的名字,记得更牢。文集中更多的作家作品是第一次读,名字也是第一次看到,名字和照片比对,发现有的女性有着男性的名字,如张抗抗、苏予,有的男性却有着一个响当当的女人名,如邓友梅。